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這里,是改革開放后全國較早的5A風景區之一,有“中華奇觀”、“天下絕景”之譽。
雖然坐擁美景,但與美景一樣聲名在外的,是貧窮。這里是重慶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。
美與窮,這兩種給人不同感受的畫面,就這樣在位于長江小三峽的巫山縣雙龍鎮長期并存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,這里,又正在發生著怎樣的改變?
美景有名 但發展總是慢一拍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吃上旅游飯,日子有奔頭。
對于三峽深處的巫山縣雙龍鎮來說,這句話含有復雜的感受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雙龍鎮距離舉世聞名的5A級景區巫山小三峽相當近。站在現在的雙龍場鎮,它實際上是一個“半島”,三面環水,有山有水好風光,可惜略顯平靜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把時間回放到1995年,這里可不是這么個模樣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就在那幾年,雙龍鎮的部分老百姓是嘗到了吃旅游飯的甜頭的。例如,老百姓把游客乘坐體驗的小船叫“柳葉舟”,細長輕薄的船身有如柳葉,靠柴油發動機驅動,在逆流處甚至要靠纖夫拉著走。獨特的體驗,吸引了大量游客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“柳葉舟”的終點站就在雙龍場鎮,這里也是游客周轉的要地,鑒于游客食宿的需求,當地農民只需要提供飲食或售賣農副產品就可輕松吃上旅游飯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那時候的雙龍鎮,餐館林立、賓館林立,各式服務業興起,巫山縣的首個涉外(接待外賓的)賓館就出現在雙龍鎮。與此同時,是雙龍旅游配套產業的勃興,盛極一時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后來,景區規劃發生改變,新線路和新景點并沒有青睞雙龍,場鎮人煙漸稀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而在場鎮之外,散居在小三峽兩岸的數萬村民,由于山高坡陡,土地貧瘠,大多以傳統的農業為生,生活狀況的改善,在很長一段時間相比其它地方總是“慢一拍”,因而成為重慶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挖掘“福”文化 找準精氣神
坐擁美景,看著成千上萬的游客“過境游”卻沾不上光,這樣的困窘一度深深地困擾著雙龍鎮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潛龍入淵,是否就只有困頓于斯?新的出路在哪里?春節期間,雙龍鎮黨委書記易前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雙龍鎮在市里縣里的支持下,打出了一系列“組合拳”,接下來的發展方向很堅定很明確:借鄉村振興、精準扶貧等政策利好,“吃定”旅游飯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“目前,我們正挖掘‘福’文化等雙龍旅游文化。”易前聰說,普通的發展旅游只是“吃上”旅游飯,在經驗、文化的積累之下,雙龍鎮不僅是要“吃上”,更是要“吃定”旅游飯,實現“龍抬頭”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“關于福文化,我們也進行了深入討論,最后還是覺得‘福’比較符合雙龍鎮的境況,有可挖掘的內容,與地方的發展不謀而合。”對此,易前聰說了三條理由。首先,雙龍鎮位于巫山境內,巫文化的要義之一就是“祈福”;其次,雙龍鎮三面臨湖,湖諧音“福”,素有“雙龍祈福,心滿意足”之說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還有就是,“福”是千百年來老百姓追求的目標,打造“福”文化,符合群眾的心理和預期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雙龍鎮正在籌建福文化博物館,將原糧站改為萬福倉。萬福倉有一堵文化墻,“墻上寫下了全鎮三萬三千七百余人的愿望,將成為群眾的精神高地,也是百姓對于福的寄托。”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關于“福”鎮,在雙龍鎮還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:這幾年,雙龍鎮修橋修路,基礎建設如火如荼。截至目前,還未發生過一起安全事故,堪稱“福”佑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目前,圍繞著“福”文化,雙龍鎮啟動了多個相關項目。在場鎮新修的惜福廣場,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;安靜村還推出手作步道的體驗活動,“修橋補路,添福添壽”的精神得到更大規模的傳承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打通“穴位” 輻射各處景區
長期以來,制約雙龍鎮發展最為重要的因素,還是交通。因此,脫貧攻堅鏖戰中,改善這里的交通狀況,成了重中之重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正在建設中的巫山縣城至大昌古鎮的高速路(巫大路),在雙龍鎮有兩處下道口:在當地的錢家壩和龍霧壩兩個片區,下道后走快速路,只需15至20分鐘就可到達場鎮。屆時,巫大路和坐船,都是進入雙龍境內的便捷選擇。該項目總投資約24.367億元,預計于2021年7月竣工。該路修通后,將促使巫山至神農架觀景公路一道構成巫山—神農架的快速通道,形成巫山—神農架—三峽大壩的“大金三角”快速旅游環線,使奉節白帝城、巫溪紅池壩、巫山小三峽等旅游資源緊密串聯,形成陸上游三峽的核心道路。對雙龍鎮的龍霧、錢家等較為貧困的片區居民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神女景區南環線、大昌古鎮乃至當陽大峽谷,與雙龍的實際距離都不遠,交通便利以后,聯系愈加緊密,輻射作用也更加明顯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在巫山縣的小三峽景區提檔升級規劃中,將修復羅家寨,原貌還原羅家書院,這兩個新增景點距離雙龍場鎮僅10分鐘的路程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交通的改變,可以讓雙龍鎮從“江龍”變成“飛龍”;區位優勢增強,未來,旅游的騰飛指日可待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除了小三峽,雙龍鎮還與位于該縣金坪鄉的高鐵站毗鄰,對坐高鐵來旅游的外地游客來說,雙龍鎮也將變成一個不錯的中轉站……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讓人驚喜的是,距離雙龍鎮不遠的騾坪鎮梨子坪森林公園,將斥資41億元打造萬龍三峽滑雪場。可以預計,等到滑雪場游人如織時,雙龍鎮也將熱鬧起來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易前聰打了個比方,這些景區的輻射作用,好比在給雙龍鎮“點穴位”,將使今后的雙龍鎮變得更為通達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陸路線路 新增多處實力景點
光輝的歷史也罷,困惑后的深思也罷,乃至找準精氣神、打通穴位等等前文所述,“說到底,只是可以倚仗的外在條件,真正內在的競爭力,還需要自己有吸引力,讓遠方的客人留下來。”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易前聰說,雙龍場鎮建設已經啟動,涉及諸多項目,各種新鮮的耍事兒,要讓游客獲得不一樣的體驗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場鎮規劃了兩條線路,側重于游客的體驗,一是在175米水位線附近打造濱水民宿,游客可以在這里吃魚、釣魚、賣魚,通過這些體驗各式漁文化,還會經常舉辦一些相關趣味比賽,吸引游客參與。另外一條線路,則注重田園風光的自然體驗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在惜福廣場附近,將興建文化服務中心,斥資120萬,修建電影廳;在萬福倉,斥資50萬余元,打造紅葉文創產品的手工作坊……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除了前文所述“修橋補路,添福添壽”的手作步道活動,在安靜村,還將打造藝術谷,邀請頂尖的藝術家,在這里留下藝術產品,也將開放位于安靜村等5個村的葉雕手工作坊,邀請游客體驗藝術創作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借交通改善之機,依托5A級景區小三峽,雙龍鎮致力吸引旅客進行“小三峽陸路深度游”。目前,在小三峽之巔的安靜村、白坪村等,已新增魚頭灣、云頂、石上生花等實力景點,這批景點將先后開放投用。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在狠抓鄉村旅游的同時,近幾年雙龍鎮還踐行綠色發展理念,大力發展脆李等特色果林經濟,增加村民收入。易前聰堅定地說: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途中,我們有決心有信心趕上來!”“吃定”旅游飯 三峽小鎮“龍抬頭”
消息